9月10日晚上,是我院20級新生召開新生班會的時間,校黨委常委張金洲代表學校看望新生,院黨委書記楊鐵貴、院長徐曉雲、院黨委副書記向異之、各年級輔導員等人紛紛走進班會現場與新生一起共話未來,以期更好地提高新生對專業的興趣,找準專業定位。
張金洲一行先後走進20級所有班級班會現場。張金洲在食工類2005班講話時,首先對同學們選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表示肯定,随後他表示:“大學有兩點十分重要,一是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遠期目标,有了理想才會有動力。二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學習習慣還是生活習慣,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對未來的人生至關重要。”最後,他對新生們未來在校生活提出了美好祝願。

在食工類2001班,新生們自發為老師們獻上教師節祝福。面對“初來乍到”卻溫暖十足的學生們,楊鐵貴便順勢以“教師節”展開話題。他建議同學們拿出手機給家長發一條特别的祝福信息,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一個簡單的建議,盡展學院人文情懷。緊接着,楊鐵貴繼續升華内容,他說:“老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發掘者,而不是主導者。華農強調的是更自由、更開放的校園,在這裡,學生擁有足夠廣闊的天地。但因此學生也更需要自我了解,結合自身制定更具體的規劃,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随後,他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包括如何正确對待課業、如何制定計劃等。

在食工類2008班,徐曉雲和藹的語氣拉近了與同學們之間的距離,當即有同學對徐曉雲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大學的結束後的方向很多,進企業或者讀研,那麼對于這些方向我們需要準備什麼呢?”認真思考後,徐曉雲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學生第一要務還是“學”,除了“學好”之外更要持之以恒。“以前不少學生約定堅持跑南湖,第一個星期隻有一半的人堅持下來,一年下來僅剩下不到十個人還在繼續跑步。同樣類比于學習,每天學習12個小時,堅持不懈,這樣的人沒有理由不成功。”

除此之外,向異之等領導以及班主任們也分享了自己對于專業、對于大學時光的看法,“在兼顧學習的同時也要豐富自己的課餘時間,多參加活動,多與人溝通”“大學四年,可以做很多事情,學習、比賽、活動、公益,我們有四年可以變得更好,努力把握機會”“這四年會接觸很多人,如何與人相處是一門需要終生學習的學問”。
同時,新生們面對充滿未知的校園也表現得很興奮,食工類2006班的徐浩洋在自我介紹時說到:“我有很多愛好,其中不乏比較小衆的,比如刻橡皮章,很少能找到和我一起刻章子的人。大學很大,我期待在這裡的生活,也期待能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與他同樣懷有期待的還有2001班的黃振,“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我本來和朋友在外面玩,直到興奮地跑回家告知我爸媽我被錄取的消息後,我才想起來我本來可以發微信而不是跑那麼遠的路。”

當日晚上,學院領導、部分專家教授、新生班級班主任、學班下班都參加了新生班級班會,面對面與新生交流,一起暢談大學,共話未來。
據悉,當日下午,我院于院樓學術報告廳舉行了新生家長見面會,院黨委副書記向異之、教授兼博士導師彭幫柱等人先後談到如何處理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食科究竟學什麼等問題,随後進入家長提問環節,雙方交流後見面會正式結束。
審核/李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