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0年11月11日上午,我院在食科樓504舉行2020年研究生學術論壇開幕式暨教授名師學術報告會,食科院院長徐曉雲教授為開幕式緻辭,國家傑出青年、大連工業大學的譚明乾教授進行學術彙報。
(食77779193永利官网通訊員 張明慧 供圖 張明慧 王玉)11月11日上午,食科院2020年研究生學術論壇開幕式暨教授名師學術報告會在食科樓504順利舉行。大連工業大學譚明乾教授、食品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楊鐵貴老師、學院院長徐曉雲教授、副院長陳翊平教授、研究生院培養處處長祁婧老師、黨委副書記向異之老師以及各教師代表和研究生同學們參加了開幕式。食品科技學院院長徐曉雲教授為開幕式緻辭。随後特邀國家傑出青年譚明乾教授為全院師生帶來主題為“食品功能因子靶向遞送與精準營養”的報告。
食科院院長徐曉雲教授緻開幕辭。她代表食品科技學院全體師生向前來參會的老師同學們表示歡迎與感謝。她表示,食科院研究生學術年會自2008年舉辦以來,吸引了衆多學術學者,成為一年一度最大的研究生學術交流盛會。本屆研究生學術年會本着“更學術、更開放、更自由”的精神,搭建“弘揚學術精神、展示學術風采、共享學術成果”的舞台,希望能增強同學們學術創新與學術規範意識,更好地了解食品發展前沿動态,拓展學術視野,在科研的海洋中暢遊。

食科院院長徐曉雲教授緻開幕辭
随後,果蔬加工團隊的18級碩士研究生萬力分享了在科研中的心得體會。他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曆表示,在科研中,首先要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去做;其次是完成實驗想法轉變,要從被動實驗變成主動思考,學習有很多好方法,比如多閱讀文獻、多與其他人交流、多參加學術交流讨論會。最後,他分享了李大钊的一句話“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則功業可就”,希望同學們能勇敢面對失敗,不放棄,最終都有收獲。

18級研究生萬力分享心得體會
接着,食科院研究生負責人沈路虹介紹了學術年會總體安排:本次學術年會分為了特邀專家報告會、師說新語、全國青年學術論壇、牆報比賽、學術報告比賽、學術之星評選、科研記錄本評比和學術晚茶等八項子活動。同時,今年食科院為了進一步增強師生互動交流和學生學術讨論,推出了首創的線上平台“你的回合”,通過科研故事集、師生二三事和腦洞科普說三個闆塊供師生開展學術讨論與交流,将線上的學術分享與讨論穿插在整個學術年會中。

研究生負責人沈路虹介紹學術年會總體安排
在學術報告期間,譚明乾教授做了“食品功能因子靶向遞送與精準營養”主題報告。他從營養失衡原因的角度入手,介紹了精準營養的研究手段與幹預方法,從花色苷、花青素等實物出發,闡述了食品功能因子靶向遞送面臨的問題、發展動态及機遇與挑戰。他強調,我們要利用食品科技,擔起保障人民營養健康的責任。報告結束後,現場師生就精準營養靶向遞送進行了交流讨論。針對羊肉串碳鍊越多,越有香味,毒性也越多的研究,有同學提出是否所有人都不需要宵夜,隻需沖泡代餐功能因子沖劑,譚教授回答道,切忌一刀切,功能食品滿足特定人群即可。


譚明乾教授做專題報告
報告交流結束後,陳翊平副院長做了總結發言:“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旨在提高師生的學術思維能力,通過良好學術環境的營造,給與廣大師生一個更好的交流平台和途徑。希望食科院全體研究生同學和導師都能夠積極參與各項學術活動,用活躍積極的學術思維點亮科研熱情”。
背景資料:
譚明乾,男,大連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着、遼甯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食品學院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海産品精深加工産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技術委員會委員、SCI收錄期刊Foods編委。
研究方向為食品營養功能因子穩态化靶向遞送與精準營養食品研發,食品加工過程營養素結構轉化與相互作用機制等。在JAFC、Food Chem, Food & Function、Biomaterials、Adv. Healthcare Mater、Chem Comm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第一及通訊作者文章100餘篇,H指數29。
審核人: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