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學院2023屆研究生就業動員會暨首次就業培訓會在工科樓122會議室順利舉行。學院黨委副書記向異之、研究生輔導員劉涵斐參加了此次培訓會。主講人李建華老師就同學們關心的就業市場分析、職業選擇和長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答疑。

活動伊始,向異之做動員講話,對于即将畢業的學生,如何踢好這臨門一腳,向異之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要調節好就業形勢的現實與自我期望之間形成的心理落差;第二,求職是門“技術活”,需要用心去準備,除了準備一份優秀的簡曆外,自己還需要擁有面試時的表達技巧和臨場發揮的能力;第三,一定要統籌好畢業和就業兩件大事,我們大部分研究生在面臨就業壓力的同時,也面臨着畢業的壓力,這兩者要同步推進,因為就業和畢業同樣重要,大家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得到最好工作的機會。
接着,劉涵斐作新一年的就業工作部署。劉涵斐講到,學院為2023屆畢業生制定了一系列就業培訓計劃,針對不同的就業群體、就業方向、就業選擇,學院會開展針對性的就業培訓,以此來為2023屆畢業生保駕護航。

最後,李建華對2023屆畢業生開展求職就業的培訓。李建華,2009年碩士畢業于武漢大學,同年加入華為公司,有着10年校園及社會招聘經驗。李老師不僅是中國教育電視台新媒體簽約合作講師,也是湖北省教育廳推薦的“省創新創業導師”。
培訓開始,李建華首先對當今職場問題展開講解。他講到,當今我們很多年輕人面臨着許多的職場困擾,“感覺自己是工具人”、“工作強度大”等等。調研顯示,95至00後職場新人最大的困擾都關是“人生價值和意義”,職場選擇對于他們是一種生活方式。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企業競争越來越激烈,用人單位更希望找到能盡快上手的員工。針對以上的職場問題,李建華解釋說,環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認知,适應環境還是抱怨環境,由我們自己決定。人存在于環境中,适者才能生存,首先就是要了解大環境,在擺正自己的心态與認知之後,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接着,李建華又向同學們講解了求職的途徑。

李建華提出了“在哪兒找招聘信息?”、“如何知道食品或其他公司?”、“知道哪些崗位?”等一系列問題。他向同學們說到,在我們國家,海投網、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大型求職網站都是很好的求職途徑,大家可以通過搜索世界500強或從自己的競争對手中來了解著名的公司。在了解這些信息時,首先要完整的看完招聘崗位清單表。同時,要了解自己。選擇一份适合自己且喜愛的工作對于職業生涯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做一次職業性格測試來判斷自己适合什麼類型的職業,不要違背自己的内心,可以問問自己,5-8年後,你更看重什麼?是收入還是穩定的生活。李建華強調要真正了解企業,企業一般缺的是中間骨幹層,缺少經驗豐富的中間力量,看重的是員工的綜合素質。李老師認為,要做個“有能力的好人”。能力是最大的重點,“好人”是必備。對于企業的模式、主要利潤的來源點、護城河是否牢靠,都是在求職過程中需要去了解的企業文化。我們一定要站在長遠、全面的角度看問題,忘了自己研究生的身份是一種智慧,要保持樂觀的心情,用更高的視角看待問題。在最後的互動環節中,李建華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如何進行一分鐘最佳自我介紹”進行詳細的解答。

培訓最後,李建華以“限制我們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對事物的看法”這一觀點結束了此次培訓。通過這次培訓,同學們對簡曆的撰寫、求職的過程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據悉,學院接下來将會舉辦多場求職就業的培訓,針對不同的就業方向,開展小型多樣式、創新發散類、互動交流型的就業指導培訓,以此提升2023屆畢業生的求職能力,讓學院2023屆畢業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夠在各行各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文字 | 皮井子
圖片 | 陳雨
審核 | 劉涵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