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上19:00,為彰顯青年學子的榜樣力量,促進學風建設,食品科技學院于新工科樓103舉行食科院本科生國家獎學金及國家勵志獎學金評選大會。食科院黨委副書記呂瑞凱,教務員、20級至23級本科生輔導員、班主任及各班學生代表參加會議。我院本科2020級、2021級、2022級共16名國獎候選人參加了此次答辯。此次會議由經資辦負責人周凱鑫主持。

青年躬行路,奮進新時代。在國獎答辯現場,各位候選人沉着冷靜、以夢為馬。他們在五分鐘内分别從學習成績、科研競賽、學生工作、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自我展示,娓娓道來屬于自己的精彩。針對今年的答辯評審,與會評審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本次評審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開展評審工作。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食安2003班呂茜講述了自己在學習道路上的堅持與努力。她說:“我見過很多次6點20的南湖,7點不到的四教,淩晨1點的景園樓,淩晨2點的荟四底座,甚至是淩晨3、4點的院樓...”她于月色中一次又一次的重溫與預習,先有了量的積累,然後迎來質的飛躍。
食安2004班帥霁琦認為,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她談到自己從大一年級排名76名到大三的年級第9名,三年綜合排名第一,一定要積極參加起來。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為同學服務;積極進入實驗室,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
食工2003班陳安吉曾經是植科院的學生,但現在,他盡情揮灑汗水,在食品科學與工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已推免至浙江大學進行學習。若要給自己的大學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陳安吉認為他的大學生活是勤奮、精益求精和全面發展的。最後,他向自己的父母、老師、同學表達了真摯的感謝。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食安2102班田婧向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課後三件事:一是課後及時整理筆記,以便考前複習;二是按時認真完成作業,以便查漏補缺;三是主動練習鞏固知識,以便加強記憶。每一份收獲都需要耕耘,每一份耕耘都需要腳踏實地,在這條道路上,田婧會繼續力學笃行,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食安2202班孫維翊将自己比喻成一隻小蝸牛,談論自己努力向上爬的故事。面對學業,她始終堅持預習和複習,記錄各學科的知識筆記;面對科研,她早早進入實驗室,不斷克服挫折與失敗,不斷地嘗試新可能。

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在場參與答辯的每一位候選人收獲的鮮花與祝福無不來源于數個拼搏努力的日日夜夜。同時,此次獎學金答辯更是一次朋輩教育的生動課堂。希望同學們從榜樣中汲取力量,引領形成優良學風,在榜樣力量的感召,做志存高遠、勤勉笃行的食科人。
圖文|範雨菲、程涵
審核|郭子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