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學院開展第39個教師節專題學習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胡小娛為學院全體教職工作“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輔導報告。
胡小娛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緻信全文。她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的緻信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的重要貢獻,深刻闡釋了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内涵和實踐要求,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
她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好老師的重要論述。她表示,從“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到“六個”要、大先生、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清晰勾畫出了可感知、可觸摸的優秀教師形象。她指出,好老師标準的核心要義,即處理好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的關系,實現學問之師與品行之師的辯證統一。
她還以課程思政為例,闡明了踐行好老師标準的實踐路徑。她認為,一門課隻有在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層面有着堅實的基礎,才能将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學生才能在增長知識與才幹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學術的樂趣、價值,對其産生認同,進而在心中逐步生長出對于學術的志趣與科技報國的情懷,在教師引導下自覺地形成責任感、使命感。
學院黨委書記楊鐵貴做總結講話。他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他要求全體教師過好政治關、業務關和品行關,嚴守師德師風底線,遵守《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強化道德自覺,進一步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希望全體教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緻信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弘揚教育家精神,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