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下的大學生學習
作者:封烨、劉柏慧、王伊雯、楊騰達
當今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在人民生活中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特網是當今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絡,目前全世界有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與因特網相連接,1994 年 3 月我國加入了國際互聯網,上網成為當代學生必須面對的學習生活方式和一種校園時尚。在整體網民中占比最大的是大專及以上學曆人群,各類學生是使用網絡最廣泛的群體。目前很多高校都開通了網絡課堂,學生不用去教室,利用電腦終端就可以遠程上課、完成作業。高科技的學習方式确實給大學生帶來了很多便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多方法和途徑,但是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也面臨着諸多問題,如網絡信息化的開放環境減弱了學校對不良信息的控制力,傳統道德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等等。這就需要我們辯證的看待高科技的影響,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占領網絡新陣地,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大學生網絡學習途徑
1、開放式網絡教學
近年來,中國網絡教育經曆了一個又一個飛躍,信息技術已成為現代教育發展中一個新的裡程碑,并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标志。各種創新型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推動傳統教學手段、方法、内容、模式以至體制、觀念等諸多方面的變革。“教育”已不滿足于一塊黑闆、一支粉筆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更多新知識已經開始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傳授給學生。因此,在傳統教學模式亟需改造的呼聲日益高漲,師資緊缺,授課時數飽和的情況下,開放式網絡教學應運而生。這種開放式網絡教學,讓大學生靈活地運用課餘時間去系統地學習某一領域的知識,并有相應的考核制度,使學習效率得到了保證。但是,由于網絡開放式學習是新興起的一種學習模式,有許多地方都不夠成熟。
2、移動圖書館
我校的移動圖書館有豐富的電子書籍、報刊、視頻。這些學習資源一般比較新,很好地彌補了實體圖書館裡資源更新速度慢的缺點。而且隻要将這些書籍下載到手機上,閱讀起來也十分方便;也沒有借書還書的麻煩手續。隻是大多數同學打開手機後一般不會使用這個軟件,甚至不會下載這個軟件,這點很是令人惋惜。以後還要加強移動圖書館以及其他電子資源的宣傳,并積極改進這些電子工具。
3、學習交流網站
類似于批改網這類學習網站能及時将信息反饋給學習者,這也為大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好地平台。
4、其他
二、網絡學習中的機遇與挑戰
首先,從量上來講,網絡數據量之大,前所未有,完全颠覆了傳統媒體時代以紙質出版物為載體的數據思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從這些海量數據中獲取有用的教育資源。其次,從形式上來講,網絡數據形式之豐富也是前所未有的。在網絡數據中,既有傳統紙媒的信息資源,也有視頻、圖片、網絡文字等網絡信息資源,特别是有很多網民自己創造出來許多的新的信息資源,這些形式多樣的數據資源能極大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三,從質上來講,網絡數據的質是參差不齊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使用資源時,對其進行精煉提純,獲取高品質的教育數據資源。
随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化逐步影響了人們的生産、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領域。一個人,一部手機就能開始和遠在他方的朋友或陌生人進行聯系;一個人,一部手機也能從網上獲取許多我們不懂的知識。百度、騰訊、阿裡巴巴讓我們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然而雖然信息化的時代,我們與信息拉近了距離,但卻有不少人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前兩天聽到有未成年少年利用微信組成賣淫團夥的消息,又聽說某15歲男生因看黃色電影,按捺不住,強奸女子多名,這種事情屢見不鮮,不禁覺得這個時代好可怕。經常在寝室裡聽到外面lol的聲音,有的人為了玩網絡遊戲,不吃不喝不睡覺,然後生病的事例也是經常入耳。
禁不住誘惑的人開始受網絡的控制,而禁得住誘惑的的人則能控制網絡。作為大學生,我們經常需要在網絡上查找一些我們需要的資料,一些數據庫對我們特别重要,我每一次要寫論文做什麼事的時候都會主動去找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網站查詢我需要的東西。當我們想念家中的父母,利用網絡我們便可以與他們進行視頻聊天,雖相隔兩地卻猶如當面遇見。信息化的時代,讓網絡為我所用。
三、影響學習效率的幾個因素
1、身心狀态的影響
健康的大腦,充沛的精力是高學習效率的自然條件,但僅有這個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從生理狀态看,能否使人腦這個特殊的器官保持适的緊張,将直接影響學習主體學習效率的提高。
2、學習方法的影響
同是學習很用功的學生,有的人事倍功半,投人了大量的精力,甚至到了廢寝忘食的地步,可是學習效率卻不高。有的人則事半功倍,學起來很輕松,并不用開夜車,但效率卻極高。這就有個學習方法的問題,科學的方法是通向高效學習的橋梁。第一,看是否具有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知識遷移指先前學得的知識在新的學習環境中運用并促進新的學習。第二,看是否科學地利用時間。學習是一種高級神經活動。視神經在接受外界信号刺激後,引起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興奮,從而形成高效率的學習。但任何事物都有個度,一旦學習時間超過大腦興奮的極限,大腦皮層的該區域就由興奮漸漸轉為抑制,這時候的學習效率就會出現負數,理智的做法是張馳結合,科學地利用時間。第三,看能否創造性地學習。學習既有繼承又有創新,許多學習者滿足于繼承,而不善創新。他們懂得怎樣去書中找現成答案,怎樣去對付一場死記硬背的考試,怎樣把老師、書本上的現成知識儲存于大腦中,并在需要時原封不動地再現出來、唯獨不善思考。汗流夾背地醉心于墨守成規式地學習,終歸是一種懶惰,與學習的目的背道而馳,更無學習效率可言。
四、大學學習方法
1、大學中有較多的科需要背誦,但是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理解,對于這樣的情況,并沒有很實際的舉措。學生為了考試而背誦,而記憶隻能維持一小段時間,考試過後,當記憶的東西全部忘記了之後,所學的東西并沒有剩下多少,不得不說這樣的情況使我們對于大學所學的東西使用到生活中失去了信心,所以,能夠解決這種情況是很有必要的,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有幫助的。
2、因材施教始終是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最好方法,隻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根本意義上熱愛學習,享受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應付考試。同時師資力量的規模也要相應改變,教室那麼大而容納學生那麼多,這樣對于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是很好。同時我們還可以适時增加許多戶外教學課程,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更能有利于我們接受新知識遇到問題不要一竿子打死,要多想其他辦法,其他答案。
3、對于注意力不集中,以後多在位置上動嘴,多坐第一排,盡量讓思維跟着老師轉動。上課坐第一排,會讓你覺得你必須好好聽課,你不聽會特别不好。
4、多和老師和同學們交流。跟老師親近會讓你對課堂産生強烈的歸屬感,親近同學會讓你發現更多學習的樂趣,讓你從學習中收獲快樂,從而獲得持續學習的動力。21世紀即網絡時代,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大學生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信息時代下人們對大學生有太多的期待,大學生要抓住大數據時代的機遇,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時代的洪流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參考文獻:
《專家認為教育改革正在進入大數據時代》,新華網教育頻道
《大學生學習态度對學習效果影響研究》,張凡,西安工業大學,2014-05-05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學習适應性的研究》,張進良,西北師範大學,2007-11-01
《大學生學習拖延初探》,陳寶華,華東師範大學,200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