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77779193永利官网通訊員 張明慧 供圖 沈路虹)12月30日上午,我院在柑橘樓舉辦了魚丸制作活動。食科院優秀畢業生代表、水産學院博士後安玥琦和食科院水産團隊的師生們一起探索知識,用科學的魔法将魚肉變成一顆顆Q彈鮮香的魚丸,讓同學們體會到美食制作的樂趣,也在這個冬天增添了一絲溫暖。
天氣寒冷抵不住同學們想制作魚丸的熱情,大家按照要求穿好實驗服,清潔雙手,躍躍欲試。“大家知道魚丸的成分、營養價值和制作過程嗎?”,“一顆魚丸看似簡單,但是其中卻融合了多個跨學科的知識。”同學們感歎道原來一顆小小的魚丸需要經曆“千錘百煉”!“那我們也快來試試吧!看到魚丸,就想到我的家鄉,沒想到一顆小小的魚丸就可以讓我們拓展一項專業知識!”同學們按耐不住心中的期待,紛紛投入到魚丸的制作中,實驗室滿是同學們忙碌的身影。
“天哪!魚丸竟然需要十幾種原料!”隻見同學們将紫薯、土豆、芋頭、姜和荸荠一一削皮并切片備用,一盆盆食材、一份份調料,伴随着同學們越來越熟練的刀法,在實驗室冬日的暖陽中映在了同學們紅潤的笑臉上。

(準備原材料)
原料準備就緒,緊接着進入工藝中最關鍵的一步:魚糜的制作。這一步中需要将新鮮魚糜、新鮮的豬肥膘、蛋清、TG酶荸荠及姜水混合攪拌。伴随着各種原料之間的攪拌,魚糜似乎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逐漸形成具有黏性的魚團,糅和後魚丸料,呈糊狀但韌性十足。“為什麼魚丸中會有豬肉膘和蛋清呢?”、“加入TG酶的作用是什麼呢?”同學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出了疑問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肥膘肉和蛋清有乳化作用,加入豬肉也為了口感更好。魚丸的蛋白質含量高,加TG酶可以使蛋白質的交聯更好,這樣做出來的魚丸口感會更Q彈。”

(攪拌魚糜)
接下來就是搓丸和定型啦!同學們用手一把抓起魚團,用虎口擠捏,捏出了自己想要的形狀,有圓滾滾的也有較方正的,然後放入冷水中,有同學對此有疑惑,提問:“為什麼要放在冷水中定型呢?”魚丸在冷水中自行粘合鞏固,會具有比較好的結構口感。”安玥琦博士解釋道。經過3個小時的辛苦操作,一顆顆鮮嫩爽口、伴随着濃郁香味的魚丸終于新鮮出爐啦!

(魚丸定型)
食科院研究生張明慧在活動中表示:真的很好奇這次活動制作的魚丸與工業生産的魚丸有什麼不一樣呢?是否有日常生活中如何選擇魚丸之類的建議呢?“我們制作的魚丸相比于市面售的魚丸,澱粉含量更低,魚肉含量很高,吃起來更美味,營養也更豐富。在挑選魚丸時,要觀察色澤是否自然,關注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盡可能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魚丸。”
活動發起人、水産學院安玥琦博士後說:“水産食品加工是食品工業中的重要部分,對水産品的流通上市和水産資源的有效利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希望同學們在制作魚丸的過程中不僅能學到專業知識,也能感受食物制作的樂趣,豐富專業興趣。
據悉,此次學術社區活動是食品科技學院學術年會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一系列小型化、互動式的學術活動,旨在用學術思維點亮科研熱情,以食品科學創造更多未來可能。
審核人: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