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我為師生辦實事】食77779193永利官网為師生科研學習保駕護航

作者:張靜妍 郭子鳴發布:2021-12-10點擊量:

食77779193永利官网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以師生科研學習中的難、痛、愁為切入點,依托“你的回合”線上交流平台,積極探索師生融學的學術交流新模式。在新一輪研究生學術年會方案設計過程中,新組建的教工黨支部成員召開支委會,專題讨論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尤其是針對學院研究生團隊管理過程中師生内部學術交流的“最後一公裡”不暢的現象,積極謀劃搭建高起點、大範圍、多領域、跨學科的學術交流橋梁。作為全國樣闆黨支部,食科院研究生第七黨支部發起成立“學生工作事務部”,立足各實驗室師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具體需求,向全體黨員研究生發出倡議,在全院範圍内身體力行為全院師生科研生活營造良好氛圍,浸潤“食研文化”。學院培育“學術月”五個一系列特色活動,以“學史力行”為落腳點,聚焦學術,紮實推進“我為師生辦實事”系列活動。

互動式+菜單式:學術晚茶聚焦師生科研日常

“如何與導師有效溝通,讓科研如魚得水?”“雞子殼,鳳凰衣,你想不到的禽蛋産品大學問有哪些?”“研究生生涯通關秘籍:Nutrition的搬運工如何在科研中走進走出?”“從河流遊向餐桌,浪漫的藍色食品是什麼?”“如何有效利用endnote和origin等科研軟件?”學院向同學們提供了一系列互動式、探究式、啟發式的學術晚茶,供學生菜單式選擇。各教工黨支部和學生支部積極動員,“排兵布陣”安排劉茹老師、李豔老師、黃茜老師、尹焘老師、盛龍老師等20餘名師生黨員代表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曆,與同學們進行了分享,參與交流的師生達800人次。

“每次的學術晚茶都是聚焦同學們在科研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來進行的選題,我們會在‘你的回合’平台上進行話題預熱,提前收集學生學術研究中的難點痛點,在現場與老師和優秀的師兄師姐進行溝通。每場活動都是爆滿。”21級新生苑祥昊說到。

科普人+實踐者:師生共話舌尖上的營養與健康

核桃為什麼會補腦?吃辣會生女兒嗎?野味到底該不該吃?......食科院12個研究生黨支部面向全院師生征集科普知識課件、科普視頻腳本和鄉村社區食品安全宣傳闆,開展食博士科普知識競賽。引導學生将學術科研成果轉化為生動易懂的科普語言,讓老百姓看得懂、學得會、做得到,為中西部地區鄉村振興和美好社區治理貢獻食博士的青春力量。第十六屆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食品科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鄭曉雪說道“通過我們的努力,支教地的孩子們改變了喝生水的習慣,喝上了開水,讓我感到食品安全知識科普意義深遠。”

酸奶制作過程中加入傳統美食“酥油”,以奶渣為餡料,谷物泥與春卷皮為表皮,用清甜香糯 Q 彈的表皮包裹口感酥脆酸甜的奶渣,一款口味豐富的創意酸奶就誕生了。食科院通過創意酸奶的制作品鑒、食博士科研技能的比拼、紅色故事裡的美食、奇妙科研照的征集等一系列的學科文化體驗活動,提升基礎實驗技能技巧,啟迪對科學奧秘的探索,感悟學科文化魅力,讓研究生黨支部的活動除了嚴肅認真的理論學習之外,更有了服務師生的鮮活舞台。

企業需要+科研創新:校企探讨食品細分行業前沿

“企業是發現問題的前端,而我們需要提供理論支撐。我們開展産學研合作,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進行理論研究,能切中行業痛點從而對症下藥。”食科院食品營養與健康系黨支部黃琪琳教授在倍閱書店和杭州普羅星澱粉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王小芬一起向同學們分享如何将科研學習成果與企業生産實踐有效銜接。食科院不斷探索“導師+企業”的培養新模式,讓科學研究更接地氣,科研成果更快落地,有效解決學生的科研難、就業難。

文化周+心晴角:實驗室多舉措溫暖師生心靈

“你有實驗室基礎安全知識裡的認知盲區嗎?”“排位匹配實驗室知識圈重點啦!”“關于實驗室生活你是否有很多想說卻不敢說的話?”“貫穿食品人科研生活的感官評定到底可以有多有趣?”食科院黨員骨幹依托實驗室師生的共性需求,從實驗室安全、科研趣味培養和實驗室心理健康等三個維度展開系列活動。

“吃顆糖,給生活加點甜,讓我們把煩惱、憂愁留在角落吧!”“最近集美們被老鼠們虐得有點慘,準備點小零食放在心晴角,大家一起加油呀!”“希望冬日裡的暖陽可以帶給你溫暖、驚喜和好運,出去走走,一定會有一個完美方案的!”像這樣的對話便利貼在新工科樓随處可見,食科院教工黨支部和研究生黨支部在各樓層休憩區設立心“晴”角,擺放糖果,給學生提供情緒宣洩口,為枯燥煩惱的科研生活加點甜。師生黨員代表搖身變成心靈導師,讓溝通有溫度,形式有廣度,帶頭回複同學們的各種“問題”,給予更多人溫暖與鼓勵。

實驗室同學在黨員師生的引領下,紛紛共話科研生活裡堅定前行的奮鬥食光。食科院在各實驗室設立海報牆,舉辦實驗室安全海報設計大賽,征集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實驗室安全知識海報,張貼展覽,時時處處提醒學生注意實驗室安全,提高安全意識,規範實驗操作。21級研究生徐陽感歎道:“實驗室文化的主旋律是科研,但是陽光安全的生活亦是主節奏,二者缺一不可。這次文化周的活動深入到了各個實驗室,打破了傳統實驗室間的壁壘,很喜歡同學們互相鼓勵支持的溫暖氛圍,我們食科人既得刻苦科研,也要快樂生活。”

互聯網+科研君:“你的回合”助力科研氛圍營造

“早餐要吃好,早上來一碗熱幹面,一個雞蛋,再加一杯豆漿,保證給你一天的充沛活力。”2021級碩士研究生應天昊從科學角度向全校同學推薦了自己的營養早餐。”“愛分很多種:捏的魚丸,測的數據,腦海裡的人。一封科研人的情書,歲歲年年。”20級的碩士沈路虹這樣分享着她身邊神奇的科研照。在全校,像他們每天在線上打卡分享科研學習和日常生活的研究生近千人。

食科院通過“你的回合”線上交流平台,設立食博士腦洞科普說、碳食記、師生二三事、我的學霸筆記、科研故事集等打卡電台。引導師生自發的在平台上打卡分享,開展不同維度的互動研讨,營造分享、交流、質疑、探索、創新的學術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學術樂趣、涵育學術興趣、培養學術志趣。截止目前,已産生5000餘條分享,近2萬條讨論對話。

 

據悉,食科院以研究生學術年會為依托,聚焦師生學術科研和生涯發展中的具體問題,開展“學術月”五個一系列特色活動:涵蓋一次科研學習習慣的養成、一系列科研學術學習的交流、一場食博士科普知識的競賽、一輪學科文化活動的溫暖體驗、一套科研學習與生涯産業的結合。學院将研究生黨建工作與學術活動深度融合,持續在增強研究生學術創新與學術規範意識,拓展研究生學術視野,溫暖研究生心靈,提升研究生學術交流能力和綜合素質上下功夫,黨員師生争做排頭兵,将“學史力行”落到實處。

 

審核:向異之

食科官方微信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3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南湖獅子山街一号77779193永利官网  郵編:430070

電話:+86-027-87282111

書記郵箱:ytg

院長郵箱:xuxiaoyu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