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劉譜悅)12月2日,“有效溝通,讓科研如魚得水”學術晚茶在工科樓122會議室舉行。來自食品大分子結構及功能特性研究團隊的尹濤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讨論了如何才能與導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活動中,尹濤老師還解決了同學們現在的許多困惑,讓大家受益匪淺。
“導師平時很忙,沒有時間與導師深度探讨科研進展該怎麼辦?”、“老師交代了籠統的工作計劃,但是自己對這個課題依然不知如何下手應該怎麼跟老師二次溝通呢?”、“最近課程比較緊張,沒有時間去很好的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導師又催的很緊,又該怎麼跟導師說呢?”活動伊始,尹濤老師先是以現場調查的方式,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在與老師溝通時存在的問題,把同學們目前存在的困惑梳理清楚。随後尹濤問道“同學們現在存在的問題還是多種多樣的,那麼大家平時都通過哪些方式和導師交流呢?”“我目前跟導師交流的不多,隻有在組會彙報的時候才會與老師交流。”“平時都是通過微信或者QQ與老師交流。”同學們紛紛回答了尹濤的問題,尹濤補充道“目前大家與自己的導師溝通形式主要有組會,還有開題、中期答辯以及畢業答辯,還有一些團隊會有集體活動,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再有一個就是周報了,當然也會有線上的溝通和交流,就像剛才同學說的用微信和QQ溝通。多種多樣的形式能夠很好的增強老師與同學們之間的溝通,大家不要拘泥于一種形式,要多管齊下,才能有更好的溝通效果。”
“剛才通過大家的發言,我了解到了同學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尹濤老師針對同學普遍存在的問題與困惑,給出了八點建議“第一個就是同學們要主動去找老師溝通,老師辦公室的門永遠向你們敞開。還有在溝通時一定要清晰簡潔,有邏輯,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再去跟老師溝通。還要注意彙報的呈現形式、尊重老師、并且認真傾聽老師的教導,做好記錄。每個老師的性格特點是不一樣的,要了解導師的性格特點,才能更好的與他溝通。再有一個就是要換位思考。最後一點時不要觸碰老師的底線。”

解決了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尹濤老師“對症下藥”,面對同學們的單獨提問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老師讓我們參考他的想法去做實驗,但是通過查閱文獻我發現老師提出的方法有些不是很可行,該怎麼跟老師溝通呢?”“這些實驗方法你要自己學會去判斷,看看哪些是可以進行的,哪些是不需要做的。如果導師有強烈的要求,那麼就去做實驗,老師的經驗還是比學生豐富,提出的思路也肯定是經過考量的。還有不要盲目的去相信文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在回答“如果我經常去找導師,導師會不會感到厭煩呢?”這個問題時,尹濤老師結合自己工作時的感悟,回答道“不會的,老師還是非常願意和同學們交流的,哪怕就隻是跟他打個招呼,老師們也會很開心。但是去找老師交流時也不能隻聊家常,還是要帶着正事,詢問一下關于自己學習方面的事情。”經過大家一個多小時的熱烈交流,在歡聲笑語的融洽氛圍中,交流會以同學們與老師的合照圓滿收尾。
據悉,本次活動尹濤老師風趣幽默的溝通方式緩解了大家緊張的心情,通過師生一問一答的方式引導同學們大膽說出了自己與導師溝通方面的問題,同時,尹濤老師也站在老師的角度針對性給出了自己的“良方”,解決每位同學不同的困惑。

本次活動為剛剛步入科研生活的研一新生們解決了如何與導師進行有效溝通的困惑,也讓大家有了面對面與老師溝通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活動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經過尹濤老師的點播,茅塞頓開,在以後與導師的溝通過程中要把這些建議學以緻用,讓自己的科研生活更加輕松高效。
文字|劉譜悅
攝影|鄧興群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