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陳蓉)12月22日上午9點,食品科技學院邀請美國馬裡蘭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系教授,農業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副主編俞良莉教授,在工科樓120會議室作題為“功能因子及功能食品”學術報告。
俞良莉教授從營養食品及功能食品的定義出發,對目前營養食品及功能食品的現狀及前景做了簡單介紹。“目前營養食品在食品和化妝品的功能性添加劑、膳食補充劑和制藥方面廣泛應用,這對營養食品和功能食品的發展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對于功能食品的消費需求因素這個問題,俞良莉教授這樣解釋道:“除了功能食品自身的優勢之外,消費者觀念的改變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的頒布都是功能食品巨大市場潛力的來源。”與藥品相比,功能食品具有生産成本低,生産時間短,利潤高的特點。目前,大衆逐漸了解‘功能食品’的概念,相比于不菲的營養保健費用,大衆更願意選擇營養方便的功能型食品。同時,政府也頒布了一系列支持功能食品發展的政策,為功能食品帶來非常大的市場潛力。
但是,目前功能食品的發展仍然伴随着一些挑戰。“功能食品的開發需要具有豐富活性成分的優質原材料,這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才能達成。同時,與藥品相比,功能食品沒有經過臨床驗證,安全性評價與分析标準不夠豐富,生物利用度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俞良莉教授解釋道。

“功能食品和保健品有哪些區别呢?與保健品相比,功能食品具有怎樣的優勢?”面對同學們的疑問,俞良莉教授耐心解答:“在感官層面,功能食品具有色、香、味的特點,而保健品大部分是膠囊、藥片。在功效層面,功能食品與保健品含有相同活性成分,就可能會具有相同功效。二者并不是矛盾的關系,當功能食品所補充的營養無法達到标準時,就可以通過保健品進行補充。”

會議最後,俞良莉教授為同學們介紹了食品專業相關雜志期刊,同時也鼓勵大家能夠積極投稿。會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良多,對功能因子及功能食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字|陳蓉
攝影|劉譜悅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