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孟華)2022年迎來春季招聘的高峰,為了幫助2022屆畢業生更好的了解當前就業環境、分析就業形勢、明确求職準備攻略,3月29日19:00,以“心動的offer!就業,我看行!”為主題的“食談——優秀導師說職場”就業專題講座于工科樓122順利舉辦,學院邀請資深就業指導導師李建華老師就考公與就業、食品方向的擇業與疫情環境下如何面對就業為同學們解疑答惑。

宣講會伊始,李建華老師就給同學們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是了解自己。如果我們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可以做一次正式的職業性格測試,真實的選擇自己不喜歡什麼,對照測試結果,更深層次的剖析自己,更直觀的看自己适合哪些職業。多問自己5-8年之後,更看重收入還是安定的生活?李老師更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證實了職業性格測試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第二點建議是:獲取正确的信息。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盡可能多的了解自己心儀的公司。首先從官網上了解該公司主盈利産品,進而查詢崗位招聘需求,盡可能将自己的簡曆與招聘需求靠攏。認真研究企業文化、企業年報以及公司中高層講話視頻,反複揣摩,這将對面試有很大幫助!李老師談到:“在重大的人生關口時,不要等别人替自己做選擇,要做好考察,在真正的問題來臨時,可以不慌亂,有條不紊的拿出積累的經驗與提前了解的信息,為自己的選擇指明方向。”
第三點建議是:限制自己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法。相對于現在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未來5-10年,畢業之後做好選擇,好好做下去,不要頻繁地換工作。我們應當帶着長遠的眼光與深層次的認知能力,保持持續學習的習慣,始終以一個樂觀的狀态去看待問題,以更高的視角去分析問題,做好婚姻計劃,這決定了我們一輩子的幸福。

另外,李老師也提到我們應該充分了解國情、經濟發展階段、國際環境、數字經濟的變化以及疫情影響下整個消費氛圍的變化。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态,商品供大于求,物質資源極為豐富,以及信息化、智能化、全連接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直接加劇企業競争壓力;伴随着消費者對商品品質以及個性化需求要求越來越高,用人單位對職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具備的“能力”就顯得更加突出。“用人單位希望員工具備什麼?”李老師為我們總結了6個字和1個模型——“有能力的好人”與“冰山模型”。即把一個員工的全部才能看做一座冰山,呈現在人們視野中的部分往往隻有1/8,看不見的占據了7/8;1/8是資質、知識、行為和技能,這是顯性素質;隐性素質,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态度等,無法看到,冰山模型最底下的包括價值觀、性格特質、動機。
會議最後,面對同學提出“何為盲目換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做的不開心,也屬于盲目更換工作嗎?”的問題。李老師也給出了針對性回答:“不能盲目換工作重點在于‘盲目’二字,綜合考量各個方面,如家庭、購置房産等現實因素,要做出更利于我們的選擇。例如,我們确實需要一份工作來養家糊口,那麼在這種現實條件下而言,更換工作就屬于盲目的。任何人都會有壓力,我們已經是成年人,不能僅僅因為開心與否來定義生活。”
據悉,參會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良多,對疫情當下的就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選擇大于努力,我們需要腳踏實地,也需要擡頭看路,這個時代需要我們走出實驗室,擁抱時代新環境,多了解企業與整個就業大環境,更加謹慎地對待人生關卡的重大選擇!”同學們紛紛感歎。
文字|孟華
攝影|向夢倩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