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孟華)公考通過筆試之後該如何做好下一步規劃?面試形式多樣不知如何準備?想先人一步get面試全技巧?不如來聽聽資深面試教練李純老師的分享吧!4月9日晚19:00,以“面試,沒問題!”為主題的心動的offer系列活動在工科樓122順利舉辦。
李純老師身為拉勾求職項目督導和培訓師,現帶領60多名求職導師為三千多考生提供面試輔導、建立優化生涯規劃;曾擔任多場面試官,主持多個企業的校招面試,具有十分豐富的面試求職指導經驗。
活動伊始,李純老師先就目前常見的結構化面試以及無領導小組讨論兩種面試形式作了簡要介紹,使同學們對兩種形式的面試流程、形式與題型有了了解,并指出:“無領導小組讨論相比于結構化面試更為簡單,在公務員的面試中,一般多采取結構化面試的形式,因此,在準備公務員面試時,應該更加側重于結構化面試的技巧突破。”
接下來,李老師為我們推薦了一套思維工具,來解決答題不全面的問題。首先是“金字塔結構圖”,我們遇到一道題目時,首先要找尋問題的本質與答案,也就是所謂的“結論先行”,進而思考導緻問題出現的各個要素、支撐不同要素的原因,再将原因拆分成子原因,然後針對原因采取對應措施,逐個擊破,最終将答案完美又全面的呈現出來。

但為了我們更好的找到問題的各個要素,避免要素重複,李老師又介紹了“MECE法則”,即将要素“相互獨立且完全窮盡”呈現出來的一個方法。李老師更是舉了一個例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個法則,在遇到“如何防止電信詐騙”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從政府、企業、個人等多個角度出發,不重不漏、分角度來細化問題。
接下來李老師提到了一個快樂公式,即快樂=期待-能力/現實。我們應當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客觀評價現實。将事情分成可實現和不可實現兩個層次,降低期待值,才能更好地悅納現實。另外,我們要嚴格按照“PDCA循環”來處理問題,即按照計劃-行動-檢查-處理四個步驟解決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行動指的是将計劃分解、有時間限制、責任明确的去處理問題,而處理則是總結成功經驗并制定相關标準,将成功經驗或者未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帶入到下一個循環,持續改善。
後面進入到無領導小組讨論環節的技巧講解,李老師首先将無領導小組中的角色以及分工進行介紹。在進行群面時,我們可以結合MECE法則提出主要的矛盾點進行分析,将大家的建議默默記錄,這樣既可以豐富自己的思考,同時又可以推進整場讨論的進行。李老師提出一個關鍵思想:不要把同組小夥伴當成競争者!否則整體讨論可能會跑偏,出現不盡人意的效果。我們應該掌握無領導小組讨論這種形式中,面試官最在意的方面,盡量的去避免減分項并且迎合加分項,這會讓我們在群面中有很好的表現。

最後,同學們針對李老師的練習題目進行了分析,大膽地闡述了自己的答題方向。李老師就同學的回答做出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所在,要答出自己的風格與優勢,例如一個人善于行動,那麼在答題時便可側重于做法與措施。
羅依婷同學問到:“若無領導小組讨論最終并沒有呈現出一個結果,那麼便是失敗的嗎?”“并非最終要有一個成熟的方案或結果,可能這個隻占成績的10~20%。對于無領導小組讨論,考察的是大家的綜合能力,面試官更看重的是讨論時每個人的表現。但如果兩組同時進行,在各個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得出結果的小組肯定會更勝一籌。整體來講,面試官看重讨論階段的峰值與終值”李老師答道。
據悉,活動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對于公考的面試形式以及技巧更加了解,也反思了在之前的實操演練中的問題所在。帶着今天學習的面試技巧,結合後面的實戰演練,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有所進步,在面試中脫穎而出!
文字|孟華
攝影|鄧興群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