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上午10:00,2022年“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科普團來到武漢市青山區印象城,在商場裡開展了主題為“夏日高風險食品分析”的科普宣講活動。本次活動由博士團志願者楊晨夕主講,圍繞“高風險食品分析”進行科普,、青山區印象城商城消費者及員工等共計五十餘人參與了本次活動。
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
科普活動開場
活動伊始,志願者楊晨夕以近年食品中毒新聞切入主題,通俗易懂的向大家高危易腐食品的定義以及種類。宣講中提到新鮮的果蔬、乳制品、蛋類、魚類等食物在夏天溫度、濕度都極高的條件下,的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生長繁殖較快,導緻食物腐爛變質,人們食用後易引起食物中毒現象。
志願者介紹夏季易腐食品
随後,志願者圍繞宣講中所提及的高危易腐食品食物中毒相關内容與現場的觀衆們互動。針對預防高危食品食物中毒,楊晨夕分别講解了“果蔬農藥、重金屬殘留以及微生物污染等風險問題”,“畜肉産品的挑選、保藏問題”,“乳制品的配料表、産品标簽的查看與購買保藏問題”,以及“如何判斷魚類食品的新鮮程度與保藏問題”。與此同時,楊晨夕多次強調我們在購買這些食品時務必要注意保鮮期。活動期間,楊晨夕提出“磕壞的蘋果可以繼續食用嗎?”“已經發黴的蘋果削去壞的部分還可以吃嗎?”等問題,現場參與人員紛紛舉手回答。楊晨夕為大家詳細地解釋:“腐爛的水果是微生物的天然繁殖場,産生的細胞毒素會在水果中擴散,就算是沒有爛的部分也可能已經黴變,食用容易引起腹瀉、腹痛等問題,為了安全健康,隻要有一小部分腐爛,水果就不能吃了。”
志願者講解何挑選肉
互動環節
在本次宣講最後,志願者楊晨夕總結了“食品安全七要素”,強調要選擇新鮮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妥善貯存食品、在儲存、食用時要将生熟食品分開、水果蔬菜要洗幹淨、在烹饪時食物要完全煮熟才能食用、要時刻保持廚房的衛生,記住這七要素,我們便能很大程度的規避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問題。
會後,社區居民接受采訪表示:聽完這場宣講,有很多收獲,在烹饪食物時會盡可能的将食物煮熟再使用,不會一味的追求一些爽嫩的口感,防止一些魚肉生鮮類食物沒有煮熟就吃了,也避免在夏天更容易發生的一些腸胃炎等問題。
夏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食品安全問題在夏季頻發,由于儲存不當導緻的食品腐敗變質、食品烹饪時沒有完全煮熟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屢見不鮮,關于高危易腐食品的分析與如何保藏非常重要。2022“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志願團圍繞人民群衆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與人民需要開展科普宣講,幫助提高居民食品安全知識,切實提高人民群衆的滿足感、安全感,為健康中國戰略助力。
志願者合照
文字|張婷
圖片|楊逵敏 張婷 崔蕊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