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8日上午,“食品營養與安全中國行”博士團走進中南路街道星海社區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藥食滋味,健康體會”科普宣講,圍繞藥食同源食物展開,本次活動采取線下的方式,共有16名老年人參與其中。
活動伊始,博士團宣講人馬蕊向大家介紹了什麼是食品什麼是藥品,以及藥食同源的定義。食品就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藥品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适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化學藥和生物制品等。

在講解過程中,宣講人向大家介紹了如何區分藥食同源食物,并且由志願者展示了《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在展示過後志願者向老年人們提問,看看大家是否能有效辨别藥食同源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功能性食品。

接下來由博士團志願者房曉宇向大家介紹了食物相克的相關知識,一些趣味問答環節中讓大家明白蝦與Vc能不能同食,海鮮和啤酒一起食用會發生什麼以及豆腐和蜂蜜一起食用為什麼會導緻腹瀉。

說到“湯色越白越有營養嗎?”時,大家很感興趣,讨論熱烈。現場老人詢問怎麼把湯熬成白色,那這種白色的湯可以不可以喝呢?志願者解釋到“奶白色是因為脂肪溶解在水中乳化而形成,這樣的湯含有大量脂肪。這也是為什麼先把魚用油煎一煎,魚湯更容易變白的原因。在看不到油層、滿眼純白濃郁湯汁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攝入過多脂肪。下次再看到奶白色的羊肉湯、骨頭湯、魚湯們,不要再被迷惑啦,特别是肥胖、高血脂的大家記得少喝”。

通過這次宣講活動讓大家掌握了藥食同源相關知識,和大家一起破解一些以形補形、食物相克的“謠言”,并且了解了平衡膳食的公式是1主食+1葷+1素+1飲品。在活動的最後宣講人向老年人們呼籲:對于我們健康的人群,做到食補為主藥補為輔;不要輕信電視購物等廣告宣傳;拒絕“噓寒問暖”式上門推銷;在正規醫院就診之後,如确實需要,認準正規品牌産品;如果大家聽到說某産品有許多好的效果,甚至是“包治百病”,那麼一定要拒絕。

供稿|于涵、 朱黃蓉
供圖|曹恰、楊代菊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