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3個月的“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湖北站)大學生志願服務活動于近日結束,食77779193永利官网100餘名參賽學生和老師通過線上線下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宣講、專家講座、主題團日、企業參觀等方式傳播食品安全理念。
“食品文化宣傳應集科學、文化、藝術、創意于一體,達到食品中‘品’字的三個口的要求,即宣傳脫口而出,達到交口稱贊的效果,使我校食科院的聲譽有口皆碑。”這是我校黨委書記高翅在6月6日“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湖北站)知識宣講比賽上對此次活動食品宣傳文化提出的指導要求,高翅建議,在食品文化中,有“病從口入”,也有“藥食同源”,要做到“良藥苦口利于病”,強調了食品安全與營養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6月6日,食77779193永利官网在線舉辦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湖北站)知識宣講比賽,從申報的15支隊伍中選拔出10支隊伍參加第二階段的志願服務活動。
社區學校,科普宣傳食安知識
“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針對這個問題,食科院赴恩施州建始縣、利川市志願服務團隊采取“問答對話”、播放趣味視頻等形式,本科生志願者周怡等一行人向當地學生介紹了不健康食品,如方便面、辣條、奶茶等的壞處,同時,還介紹了“211”健康飲食方法,即每餐吃兩個拳頭大小的蔬菜、一個拳頭的主食和一個拳頭的高蛋白食物。
“我們以後要愛護野生動物,不食用野味。”華容中學初二一班的一位學生在觀看“拒絕野味,與你同行”的知識宣講活動時說到,通過參加此次宣講,他了解到了食用野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非法交易野味将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裁。“我以後要多吃胡蘿蔔,多吃魚,多喝牛奶。”棗陽梁集中學的一位學生通過收看收聽這次“食品中的為什麼”的食品科普講座明白了這些食物的重要性,其家長說:“我家孩子之前很挑食,我很擔心她的營養均衡問題,這次講座讓她從主觀上接受了這些食物,我很是開心。”
同時,為了提高社區居民對奶制品的了解,赴荊州市洪湖市志願團隊聯合新堤辦事處春雨亭社區舉辦“今天喝啥奶”的主題宣講,當地社區居民5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志願者劉錦怡表示,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容易消化不良,同時也有患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該團隊針對這種現象提出:“這些人群應當選擇低脂或脫脂的牛奶,不宜過多的攝入酸奶。”
另外其他團隊也投身于食安知識宣傳中,赴恩施州建始縣、利川市志願服務團在團隊指導老師侯焘老師、劉石林老師的指導下,制作食安知識手冊科普食安知識。赴武漢市洪山區、孝感市大悟縣、随州市曾都區、宜昌市西陵區、襄陽市襄州區、黃岡市黃梅縣等地區的志願服務團也通過制作視頻、開展線上直播、線下參與等多種形式,根據各個地區食安狀況針對性科普了相關知識,如水産品的食安知識、“食品中的為什麼”的食品科普講座、“舌尖上的陷阱——零食篇”科普宣講、“零食與健康”互動課堂、打擊舌尖上的謠言——知“食”課堂、“合理攝入,均衡膳食”為主題的系列宣講活動等。
線上線下,助力企業複工複産
“目前複工複産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疫後重振是當前的重要任務,本次‘食安中國行’活動着眼當下,立足長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随州市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軍回顧了自疫情後随州市企業複工複産的情況,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加快企業達産達效的進度。通過志願服務團調查收集問卷發現,疫情後的企業普遍面臨銷售下滑、庫存産品積壓、複工後無訂單和銷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服務團搭建起一條校企溝通的橋梁,團隊提前與當地溝通确認後開展專家講座等活動10餘場,涉及企業20餘家,以期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和銷量。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8月22日,食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副書記向異之、王承明教授一行來到伊利黃岡分公司、黃商購物中心店、黃商萬達店調研,實地考察了解疫情後企業的真正現狀與需求。王承明教授結合自身實地參觀感受,肯定了黃商集團食品部門相關規章制度,同時結合目前市場規範提出專業建議,就食品經營企業常見的誤區進行了釋疑。黃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衛軍表示,“食品衛生需要從細節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開展專家講座的還有赴随州市曾都區志願服務團,食科院蔡朝霞教授、黃茜副教授、經濟管理學院熊銀解副教授,分别就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疫後食品生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題、農産品營銷創新等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
赴恩施州建始縣、利川市志願服務團聯合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了“線上助力食安監管,攜手共創健康中國”食品安全專家講座,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一庭庭長車志平總結道:“要解決食品安全存在的諸多問題,行政、司法機關、食品企業、食品院校,缺一不可。”
赴鄂州市華容區志願服務團在食科院和華容區市監局的帶領下,參觀訪問了湖北省華苑糧油有限公司,開展學生線上參觀企業和專家線下指導企業生産技術的活動;赴十堰市志願服務團攜手湖北省十堰市綠新集團十堰舉行線上“雲”參觀活動;“童食護航”志願服務團也“雲端走進”湖北華貴食品集團。
“雲端”交流,主題黨日不忘初心
為共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勇擔時代責任,争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大學生志願服務團和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視頻連線主題黨日。
7月2日,赴随州市曾都區志願服務團聯合中共随州市曾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支部委員,開展“奮進新征程,共創食安城”主題黨日活動。曾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童傳連從生産經營主體、消費群體、監管主體三個方面總結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并且他表示:“當前食品藥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監管任務十分繁重,稍有松懈就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此次‘食安中國行’活動是一次非常好的宣講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傳遞‘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的理念,讓大家都認識食品安全,重視食品安全,共擔食品安全。”
學思踐悟,在志願服務中增長才幹
本次“食品營養與安全”中國行系列活動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直接受衆達一萬人以上。并且活動過程中多個團隊制作了調查問卷,客觀真實地了解全省食品安全狀況、企業發展狀況。活動累計成稿127篇,點擊量近20萬。
我校2006級食工專業校友、宜昌市猇亭區團委書記何小峰提出了同學們應該有三個清醒的認識:“對未來職業和人生要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對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需要非常規的努力要建立一個清醒的認識。無論以後從事任何行業,都需要在學校打好自己的基本功。”我校2000級社會學專業校友、宜昌市委組織部官守軍等建議食科學子們做到知行合一,将食品安全與營養的科學知識從課堂應用到廣大人民群衆的健康護航中去。
食科院博士兼指導老師侯焘對本次活動感悟頗深,他說:“該活動是學院學生培養環節的再延伸,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志願精神,使學生不僅有‘才’更有‘德’,不僅重科研,更重民生。”
食科院黨委副書記向異之談到:“‘食安中國行’是‘食安湖北行’的延伸和發展,較之以往更加大型,也更加專業。每個團隊不僅配備多名指導老師,學院更是投入一支博士生團隊,以提高志願服務團的專業程度。同時,在疫情影響下,線上的活動形式豐富了起來,‘雲’參觀、線上宣講等,‘無線’的活動反而連接了更多求知的心。”
學院通過舉辦 2020 年“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湖北站)大學生志願服務活動,利用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向社會科普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發揮專業院校食品安全推手作用,提高大學生參與社會志願服務的積極性,在參與社會志願服務活動中鍛煉自我、奉獻自我。讓作為未來食品安全推手的食科學子們做到知行合一,将食品安全與營養的科學知識從課堂應用到廣大人民群衆中健康護航中去。食科學子應該砥砺前行、栉風沐雨,勇于扛起社會賦予的食品安全重任,踐行校訓“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精神。
審核/劉涵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