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7月23日上午,我院“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團走進東西湖區花城社區,圍繞着飲食養生觀念帶來了有關于藥食同源的系列隻是科普,指明了傳統觀念上對“以形補形”和“食物相克”的諸多誤區,給居民提供了養生保健的妙策良方。

(通訊員 盛麗 供圖 彭露湫 魯钰)2021年7月23日上午9:00,我院“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來到了東西湖區花城社區,圍繞着飲食養生觀念,揭示了傳統飲食觀念裡的關于“以形補形,以髒補髒”以及“食物相克”的諸多誤區,以問答互動的形式,積極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讓居民們都能融入到科普講堂中來,本次活動由博士團成員李玲玉主持,花城社區的居民和工作人員到場參加科普講堂。

“藥食同源是指哪一類的食物呢?”、“骨頭湯真的能夠補鈣嗎?”、“維生素C和蝦一起真的會産生砒霜嗎?”博士團志願者盛麗圍繞着藥食同源主題,以生活中有關于飲食養生的常見誤區為切入點展開科普講堂。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向居民們傳遞了養生保健的知識,抛出了“食補為主、藥補為輔”的飲食觀念,提供了健康膳食的指南,展示了如何辨别真假蜂蜜,帶領大家一起探尋飲食養生的實際内涵,為如何健康膳食、正确保健指出了條明路,現場的居民們注意力十分集中,互動熱烈,參與度極高

針對科普内容和飲食養生主題,互動問答環節的幾個問題引起居民們的紛紛讨論,“冬吃蘿蔔夏吃姜”是有科學依據的嗎,紅棗雖好但是能夠多吃嗎,對此,我們志願者彭露湫向大家解釋道,食物本身盡管對身體有許多有益作用,但要注意量的問題,紅棗雖有益,但含糖量高,容易造成較大的血糖波動,并且根據每個人自身體質的差異,在食材選擇上也需要因人而異。

最後,由李玲玉帶領大家一同學習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的安全手冊,提醒居民謹防保健品虛假宣傳,對于免費服務,甜言蜜語需要多留心眼,帶領大家一起學習識别保健食品批準文号、備案号編碼的規則,教大家如何登錄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查找獲批保健品的信息,希望居民朋友們能夠健康養生,合理保健。

活動結束後,一位阿姨說道“這次科普講座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有些觀念一代一代傳下來我們就以為是對的,也從來沒有去想為什麼,今天的科普真的給我們揭示很多平時裡的飲食誤區,歡迎你們下次還能來我們社區開展類似的活動。”

據悉,2021年“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系列活動立足于人民群衆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走進武漢市多個社區開展食品安全與營養相關知識的系列科普,将我們所學傳遞給人民群衆們,立志為人民群衆辦實事,展現食科人的時代擔當。
審核人: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