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上午9:30,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科普團來到武漢市青山區紅衛路街道科大社區開展“健康蛋中來 美味又無限”食品安全與營養科普宣傳講座,“關于雞蛋的美味與健康,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博士團志願者楊晨夕為科大社區居民及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了趣味科普宣講,共計四十餘人在線下參與了本次活動。
志願者為居民講解雞蛋結構
雞蛋物美價廉且健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志願者楊晨夕以雞蛋為主題,為居民們詳細的介紹了雞蛋的結構、并且告訴大家如何選購雞蛋、如何儲存雞蛋和如何健康吃雞蛋,活動結束後,博士團為居民朋友們發放了正大集團的葉黃素雞蛋作為伴手禮。
志願者講解雞蛋相關知識
活動期間,志願者圍繞宣講中所提及的相關内容與居民朋友們互動。楊晨夕提出雞蛋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蛋白是否比蛋黃更有營養、生雞蛋的營養價值是否更高等問題,居民們紛紛舉手回答。楊晨夕為大家詳細地解釋:“土雞蛋與一般雞蛋的的最大區别是喂養方式和食物的不同,土雞一般都是在自然環境中散養的,主要以蟲子、蔬菜、野草等為食物,而養雞場的雞則主要是以飼料為主,但營養價值來看,土雞蛋的蛋白質和鈣含量高于普通雞蛋,但普通雞蛋的維生素A、核黃素和硒含量更高,所以他們各有各的優勢,要兩種雞蛋都吃,才能保證的營養均衡。”
互動環節居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活動接近尾聲,博士團志願者高凱通過照射法、漂浮法等幾個簡單的小實驗,現場教大家如何鑒定雞蛋是否新鮮:“我們可以先用手輕輕握住雞蛋,對光觀察,新鮮雞蛋蛋白清晰,呈半透明狀态,一頭有小空室。我們還可以通過雞蛋的氣室大小、是否有系帶來判斷雞蛋是否新鮮。”
辨别雞蛋是否新鮮小實驗
會後,社區居民接受采訪表示:聽完這場宣講,有很多收獲,在烹饪雞蛋時會盡量選擇蒸、煮兩種方法,因為它們的營養價值更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了如何鑒别雞蛋的新鮮程度,為以後的采購提供了許多便利。
采訪環節
俗話說國與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雞蛋作為幾乎每天都能出現在人們餐桌上的農産品,選擇品質優良的雞蛋及食用方法至關重要。食品營養與安全對于民生事關重大,此次科普宣講活動,志願者立足自身專業知識,幫助提升社區居民食品營養與安全方面的知識,提高識别風險的能力,為健康中國戰略助力。
志願者合照
圖片|楊逵敏 張婷 崔蕊
文字|張婷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