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上午9:30,我院“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科普團來到武漢化學工業區,開展了“科學飲水知多少”為主題的食品安全與營養科普宣傳講座,此次活動由博士團隊長楊晨夕主持,工業區八吉府街道建設村的三十餘名村名參與本次宣講活動。


居民們認真觀看
驕陽日益盛,夏意已然濃。在這揮汗如雨的日子,出汗會使體内流失大量水分。那麼,丢失掉的水分該如何科學有效的補回來呢?志願者楊晨夕為居民們帶來了關于補水的一些小知識。“水和空氣一樣是七大營養素之一,是人類生命誕生的基礎,它有着調節體溫、維持代謝等功效,對人體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志願者楊晨夕從“水的生理功能”、“水的攝入量”、“”等幾個方面講述了如何科學喝水。

志願者進行科普
随後,志願者在線為居民們解答一些關于水的謠言:“水喝的越多越好?”、“喝的水越熱越好?”、“多喝檸檬水能變白?”等問題,科學闡明了如何健康飲水,以及不同人群每日的最适飲水量。“喝水雖好,但要掌握一個度,如果一次性攝入過多可能會産生水中毒的現象,輕則惡心嘔吐,重則死亡,因此我們喝水最好要每隔半小時喝一次,每次大約喝一百毫升。”楊晨夕向居民們強調了少量多次喝水的概念。



最後,志願者楊晨夕談道,科學飲水的三個要義是喝好水、會喝水、多喝水。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喝生水,盡量喝白開水或礦泉水,每日飲水量最好達到1500-2000毫升,并且在運動、飯前飯後等時間點多補充水分,更益于健康。宣講結束後,博士團志願者還為居民發放了脈動的低糖低脂飲料。

志願者合照
據悉,此次“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科普團宣講活動,讓人們對水的重要性理解更為深刻,也針對一些飲水誤區,切實讓大家明白了如何科學健康的飲水,博士團将自身知識傳遞給更多居民,讓人民群衆生活更健康、更營養,為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貢獻一份力量。
文字|張婷
攝影|張婷 崔蕊 楊逵敏
審核|張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