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三點,“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團走進武漢市洪山區左嶺街道鳳鳴社區,開展了一場以“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為主題的科普宣傳活動。左嶺街道科協、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團工委相關負責人及左嶺街道鳳鳴社區居民代表共同參與,志願者陽勝男為科普主講人。
(宣講現場)
本次宣講,依次從網絡餐飲定義與法規、網絡訂餐注意事項及網絡訂餐問題維權三部分開展。宣講伊始,陽勝男向在場居民介紹了網絡餐飲的科學定義,即互聯網企業為餐飲行業打造的各類工具與平台。随着餐飲互聯網營銷方式的多樣化發展,為維護網絡餐飲安全,規範入網餐飲服務行為,促進網絡餐飲行業良态化發展,國家相應出台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志願者針對管理辦法中有關入網餐飲提供者應當遵守的條文規定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宣講志願者)
面對頻繁出現的網絡餐飲安全問題,武漢市于今年6.7日啟動了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聚焦“群衆關切”的熱點問題,加大執法力度,堅決糾正網絡餐飲食品安全領域中侵害群衆利益的行為。那麼作為消費者應該如何選購安全網絡食品呢?志願者以外賣服務為例,提出五選法則,即“選平台、選商家、選等級、選食品、選數量”。

(現場聽衆)
除了提高網絡餐飲風險意識外,在遇到網絡餐飲問題時,合理維護消費權益也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志願者從保存證據、确定索賠對象、要求賠償損失以及選擇維權途徑等方面作出詳細解釋,通過真實案例幫助群衆樹立正确維權意識。活動最後,志願服務團針對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耐心為聽衆進行答疑解惑,将食品理論知識具體化、實用化。

(現場互動)
“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團基于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的初心,牢記“食安中國、人人有責”的使命,借助食品院校專業學科優勢,走出校園、走到人民群衆中,參與到食品安全社會治理及食品安全知識普及活動中,為食品安全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現場合照)
文字|翁婷婷
圖片|張晗玮
審核|張靜妍